阅读历史 |

第24章 问询与交易 (第3/3页)

加入书签

家仆和林婉清同时行动,端来一碗水。

刘崇信用水润开笔毫,理顺后拿好,仔细看笔尖。又把毫尖压平观察,再理顺,然后用力往纸上压,接着提笔观察。

做完这些,刘崇信面露喜色。

他又掂量笔杆,测重心后,轻轻抚摸。

刘崇信赞叹:“尖,齐,圆,健,极品中的极品。”

李国强开始重复店员的推销内容:“三郎君看这笔的锋颖,就是笔尖发亮那部分,工匠叫它‘黑子’。这笔是羊毛做的,北方冷,山羊毛软,做不了锋。得选南方的山羊,春天吃草,冬天吃桑,羊毛又韧又细,才能做锋。还得选山羊脖子、腋下的毛,一只山羊,最后能出三两笔料。这三两羊毛里,能出‘黑子’的,最多一两二钱。”

李然在旁帮腔:“有诗说:千万毛中拣一毫!”

李国强突然感慨:“可惜没见过紫毫,那才是真正极品。只取野兔背上一小撮毛,一千只野兔,只能挑出一两紫毫!”

在村民眼里,刘家是大户。

其实,也就是乡下富户罢了。别说是整个济州,就算出了东阳县,刘崇信也只是普通生。

他哪用过这么好的笔?

别说用,见都没见过!

在父子俩讲解下,刘崇信关注笔锋,看到了透亮的一小撮。他用手指轻按,又软又韧又细,刘崇信心跳加快,他今天真是碰到好东西了。

现代养殖业发达,毛笔材料易获取,这种质量好的,几百块钱能买一支。

但在古代,南方虽养羊多,可每只羊只有一两二钱可用羊毛。这当中,还得淘汰短的,剪掉长的,真正能用的没多少。

“二位是要卖?” 刘崇信努力控制激动,不让声音发抖。

李然说:“货卖有缘人。”

“多少钱?” 刘崇信不知该怎么出价。

李然看了眼父亲,他们也不好定价,只能根据粮食、盐等物价推算。

李国强试探着说:“二百五十贯怎么样?”

北宋偏远地区中等人家,平均家产大概 20 贯(包括房屋、土地、耕牛、家具等所有财产)。

富裕点地区的中等人家,平均家产约 50 贯。

特别富的地区中等人家,平均家产接近 100 贯。

而在北方山区的一等户,就算是一个县的首富,总资产也就几千贯。

二百五十贯,是一大笔钱!

二百五十贯,能在汴京买二百五十头大肥猪。

东阳县物价更低,至少能买三百多头。

用二百五十贯买一支毛笔,刘崇信这个富户之子也心疼。这里不是富裕的江南,济州乡下富户能有多少钱?

就说老刘员外家,把所有固定资产算上,也才勉强家财万贯,刚好是太后七天的生活费 —— 皇帝在南方称帝,太后节俭,每天生活费一千贯。

至于刘家的现金,最多也就四五千贯,还是几代人的积蓄。

老刘员外家,祖孙几代努力,攒下太后几天的生活费,也算有本事了。

咬咬牙,刘崇信说:“二百五十贯太贵,若只二十五贯,我就买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