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赈饥平乱(五)
“问你县衙在哪,你就回答县衙在哪就行了,哪来这么多废话?”李忠见那人絮絮叨叨,心里烦了,不耐烦地喝斥了一句,一时间忘了王兴的嘱咐。
那个年轻人一愣,然后看了看王兴和身后的洪林、潘九,心里打了个激灵,连忙招呼过一个差役,替了他的舀粥工作,他则擦了擦手,走到王兴身前,道:“这位公子,请借一步说话。”
王兴点了点头,然后跟着他到了粥棚后边一处空地。
那人见四处无人,对着王兴一揖:“下官正是历城县令于良臣,不知可是钦差王大人当面?”
“哦?你就是历城县令?”一听上言,王兴白了李忠一眼,心说,不让你说话你偏说,这下露了行藏了吧。
“正是下官?”
“嗯,鄙人正是赈饥钦差王兴。”
“此处鱼龙混杂,不易关防,请大人恕下官不能大礼参拜。”于良臣又深施一礼道。
“那是自然。来,于大人,咱们坐下说话,有几个情况我了解一下。”王兴指着地上的两个马扎说道。
“大人和这位公公请坐,下官站着伺候就是了。”于良臣可能见李忠横眉瞪眼地不好惹,所以谦让着让李忠先坐。
“别磨叽了,大人让你坐你就坐。”李忠说道。
他在曹楷面前吃瘪,那是没办法,人家是从二名的高官,但在于良臣这个七品小官面前耍耍威风,还是可以的。
“行,那下官就告个罪,听公公的。”于良臣冲李忠一拱手,坐到王兴对面的马扎上。
“那些竹牌子是干什么用了?”王兴问道。
“下官把饥民都登记造册,每人发一块竹牌,凭竹牌来此领粥,目的是防止有奸滑之人重复排队领粥。”于良臣答道。
“嗯,不错。饥民主要来自哪里?”
“本府武定州、滨州的居多,下官估计,德州的大部分北上,而泰安州的大部分南下江淮一带。”
“赈米都发放到位了吗?”
“本县的饥民都发下去了,这些流民的赈米没发。”
“为什么?”
“大人,流民中不光是善良百姓,也有奸滑骄横之徒,再说,本县也有不少地痞,发到他们手里,他们也留不住,恐怕还得发生流血事件。下官把这些赈米集中使用,每日在此设粥棚,保证每人一碗稀饭,虽然不能吃饱,但不至于饿死。”于良臣答道。
王兴点了点头,于良臣想得非常周到,也很负责任。如果不是非常了解民情,断不会有此措施。
“这些赈米能坚持多长时间?”王兴又问道。
“济南府的流民大约分三部分,一部分北门,巡抚衙门在那里设的粥厂,一部分在西门,藩台衙门在那里设的粥厂,但大部分是在这里。昨天登记的流民数量是一万三千五百一十七人,本县还有赈米九百四十五石。按每人每天二两米计算,大概能撑七天,最多不会超过十天。”于良臣答道。
王兴听了,暗暗点头称赞,此人真是有心,记的数字有整有零,可算一位能员。
“粮食价格聊下来了么?”王兴又问道。
“平粜米太少了,全省总共六万石,分到济南府也就是二万石,如此巨大的粮食缺口,这点粮食根本就不起作用。”
“巡抚衙门不是已经出台打击不法粮商的措施了吗?”
王兴问道。
现在市场上的米价已经到了每石十两,巡抚衙门严令不得囤积居奇,每石售价不得超过五两。意思是你有粮食不能不卖,卖的话还不能超过我定的价格。
“大人,蛇有蛇道,鼠有鼠道,那些粮商太黑心了。官府定的价格已经让他们有五倍的暴利了,他们却仍然想着十倍甚至更多的利润,哪管百姓死活、官府忧虑?不信你等着看,现在还有粮食可卖,估计到明天,最迟到后天,他们都得说粮食已经售磬。”于良臣说道。
“哼,这种黑心商人,只要查实,定严惩不贷。”王兴恨恨地说道。
“大人,查?谁查?查谁?不是那么简单啊。”于良臣说道。
王兴听了不由一愣,于良臣好似话中有话啊。这还不好查,查他的粮仓不就得了?除非……,王兴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不由得心里打了个突。
原来,这朱良臣是在给自己提个醒啊。
王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又问道:“于大人,你后续还有什么措施。”
“没别的,一是等上面再有赈米到来,二是劝倡义助,三是下一步想筹一笔银子,在这一带搭建木棚,眼看天就要冷了,好歹让这些可怜的百姓有个窝,尽量别被冻死啊。”于良臣说道。
“还有别的难处吗?”
“现在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是人少,施赈需要人,治安也需要人,历城县衙所有差役全部出动,也不够用;二是没钱,下官想建木棚,想给流民准备一些棉衣棉被,可没有银子啊。”
于良臣可能觉得机会难得,连忙给王兴倒苦水。
“这于良臣深谙为官之道啊。”王兴心想。
“嗯,我有数了。”王兴说道。
“于大人,流民聚集,你想到治安一条还不够,还忽视了一条,那就是防止瘟疫和传染病。以后每天要在聚集地喷洒石灰水,如有死人,立即拉到城外深埋。最好用板蓝根熬点药汤,流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喝上一碗就能管用。再说,有病治病,没病防病,没什么坏处。”
“是。下官一定照办。”于良臣听王兴语气有了指示语气,连忙站起来躬身应道。
“于大人,再问你个问题,你怎么不在衙门里呆着,反而跑到这里来舀粥了?”王兴仰着脸说话不舒服,遂也站了起来。
“嘿嘿,大人,下官确实有点小心思。”
于良臣一开始判断出王兴身份以后,心里有些忐忑,心想钦差大人一定会指责自己不在衙门值守,已经想好了如何应对。没想到王兴东扯西扯,只问一些赈饥的零碎事,就是不问自己为什么不在衙门。
跟王兴谈了几句后,他的紧张心理舒缓多了,见王兴此时才问,他决定实话实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