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章 在本官面前商量灭人满门?

加入书签

跛五就像是一头真正的牛马一样,先是急匆匆的赶到县衙后院,接着又急匆匆的出了后院,让他手下的牛马们去通知各社各闾的社长到县衙开会。

等到了第二天,一众社长、闾长们都来到县衙之后,杨大知县便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本官喊你们来,是有几件事情要吩咐。”

“第一,各社各闾给本官抽调最好的木匠,最好的泥瓦匠,让他们明天一早来县衙听用。”

“本官要在一个月之内把庙修缮完毕。”

“第二,回去之后告诉你们各社、各闾所有人,凡是家里有孩子且年龄在七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一个月之后都给本官到庙来读,无论是本的钱还是笔墨纸砚包括吃穿在内,所有用度都由县里出,不用他们各家花一钱。”

“以后这些孩童每个月考核一次,凡是成绩在前十的,各自会有奖励,每半年一次大考,成绩在前十的会重奖。”

“第三,每年到了秋收之时,本官会给这些孩童放假两个月,让他们回家帮着干些农活。”

“本官明着告诉你们,县衙里缺人手,朝廷缺官老爷,科举这个东西是早晚都要开的,这些孩子现在读,以后等科举开了就比别人多一分考中的机会,就算实在不成器的也能留在县衙里做个吏,总比你们一天天汗珠子摔八瓣要强。”

瞧着脸上露出喜色的一众社长、闾长,杨少峰杨大知县又补充了一句:“还有,你们各社各闾挑一些脑子活泛的,等到彻底入了冬,你们这些个社长、闾长还有那些脑子活泛的,都给本官来县衙里读识字,谁要是能在年前学会五百个字,老爷我重赏他五百钱!”

事实证明,笑容从来都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在听到杨大知县要求他们来县衙里读之后,原本还庆幸孩子们有机会读的一众社长、闾长们顿时就垮下了脸。

出力气干活,在场所有人都不怕。

可是要让自己这些人读……在场的一众社长闾长们在心里暗自感激杨大知县的同时,却又不免纠结——自家祖上三代都没一个识字的,自己能是读识字的那块料吗?

瞧着一众社长闾长们惴惴不安的模样,杨大知县又呵的笑了一声,说道:“放心,本官不需要你们学什么四五经,也不需要你们背什么子曰诗云,大概能识得五百个字,能稍微写两三百个字,就算你们过关了。”

略微顿了顿,杨大知县又补充道:“谁最先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本官赏他五十钱,第二个学会的就只赏他二十钱,第三个赏十,后面的没有赏钱,但是只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本官就赏他两个鸡蛋,最后十个没有赏。”

“包括学会五百个字就赏钱五百的规矩也差不多,第二个学会的赏两百,第三个赏一百,除了最后十个没有赏,剩下的都赏五十钱。”

在场一众社长闾长们的脸色顿时更苦了——自己这些人拿了一辈子锄头,眼看着都到下半辈子了却要开始读?赏赐虽然动人心,可是大老爷的要求也不简单,又是要识得五百个字,又是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自己这双笨手……

一众社长闾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刘三十二壮着胆子问道:“大老爷,俺们这些人就算读识字,似乎也没什么大用吧?”

杨少峰呵的冷笑一声,说道:“没大用?用处大了!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有人造本官的谣,说本官跟兖州知府官官相护,逼得兖州百姓陈二求告无门,最后不得不在京城刑部衙门前悬梁自尽?”

随着杨少峰的话音落下,原本还点头哈腰,屁股后面就差根尾巴的刘三十二顿时气势一变,握紧拳头问道:“谁?哪个狗入的东西敢造大老爷的谣?兖州陈二家的?”

旁边西河村的社长王五七嘿嘿冷笑一声道:“入他姥娘,这是欺负咱宁阳县没人了?狗入的,弄死他们,罪过我一个人担了!”

鹤山村的社长杨二则是微眯着眼睛,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俺鹤山出两个人,他娘的批,鹤山的老少爷们儿还没死光呢,谁敢造大老爷的谣,先问问鹤山人答不答应!”

“……”

眼看着八社十六闾的闾长们越说越离谱,甚至已经开始商量着各社各闾出多少人去兖州府把陈二家彻底灭门,杨大知县的脸色也不禁黑了下来,忍不住骂道:“都他娘的给本官闭嘴!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们在本官面前商量要去灭人满门?一群混账东西,你们眼里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本官这个知县!”

刘三十二等一众社长闾长们气势一滞,很多人都忍不住缩了缩脖子,看上去都是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就好像刚才喊着要去灭人满门的根本不是他们一样。

王法是个什么东西,刘三十二这些人不在乎。

但是不能惹大老爷生气,这一点很重要。

杨少峰则是被刘三十二这些人给气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