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章 旅游(二)

加入书签

火塘屋,这个苗族民居中的灵魂之地,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火塘旁,人们围坐一起,分享着生活的点滴与感悟。这里的火,不仅温暖了人们的身体,更温暖了人们的心灵。

“该屋还用木板隔出一小间作为父母的卧室。这种设计既保证了父母的私密性,又使得整个房屋的空间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西边的次间与堂屋连通,之间并没有分隔。其左前室是儿子的卧室。比较独特的是,这户人家的人畜共处一室,牛也被养在西面的次间中。据该村老人介绍,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前社会不安定,强盗较多,所以家畜都养在屋里以防止被盗。这种生活方式虽然在现代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背景和苗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后来新建的房屋基本不再这样做,但这一习俗却成为了金洛村历史的一部分被保留了下来。”

接下来,请跟随我,一同前往前方,参观这片独特的吊脚楼吧。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悬于空中,仿佛与大地隔绝,透出一种神秘的韵味。

“吊脚楼是金洛村民居建筑的又一特色。楼檐比正屋稍低,楼角用弯木挑起,使得整个楼廊悬空而起。廊柱雕有金瓜图案,栏杆环绕四周,使得整个吊脚楼既美观又实用。廊内为打花带织布的绣房和机室,是苗族妇女们展示才艺和技艺的地方。楼下则放置农具或作为谷仓使用,或者用于养家畜或作为磨坊等。以前未出嫁的女孩居住在楼上并在这里绣花学习手艺,一般很少下楼。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对女性的尊重和关爱,也体现了他们对传统化的传承和发扬。”

吊脚楼,作为金洛村民居建筑的又一亮点,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这里的楼檐低垂,楼角用弯木挑起,使得整个楼廊悬空而起,宛如仙境中的楼阁。廊柱上的金瓜雕刻,栏杆上的精美花纹,都让人感受到了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与热爱。在这里,苗族妇女们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艺与技艺,打花带、织布、绣花……每一项技能都让人赞叹不已。而楼下则成为了农具的存放地、谷仓或家畜的栖息地,这种巧妙的空间利用方式,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口的减少,吊脚楼上多不住人,仅用于储藏杂物。这一变化虽然使得吊脚楼的功能发生了转变,但并没有影响它在金洛村民居建筑中的地位和价值。它依然是金洛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探访。但是金洛村的民居建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一些传统的建筑元素和材料逐渐被现代建筑所替代,使得一些古老的民居建筑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和特色。同时,由于人口的减少和年轻一代对传统化的认知不足,一些传统的建筑技艺和习俗也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化遗产,金洛村的居民们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他们通过举办各种化活动、展览和讲座等方式,向游客和年轻人展示苗族民居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化底蕴。同时,他们也积极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化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化遗产。”

“金洛村的民居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还蕴含着深厚的化底蕴和历史价值。这些建筑不仅是苗族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也是他们生活方式和习俗的见证和传承。它们见证了苗族人民从贫穷到富裕、从落后到进步的历程,也见证了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金洛村的民居建筑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一些新的建筑元素和材料被引入到传统建筑中,使得整个村落的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和发展,金洛村的民居建筑都将永远保持着那份古朴和自然的美,成为苗族人民心中永恒的家园和记忆。”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着金洛村的民居建筑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宣传和推广这些宝贵的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以及他们对传统化的热爱和坚守。同时,我们也希望金洛村的居民们能够继续保持着这份对传统化的热爱和坚守,让这份宝贵的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金洛村,这个镶嵌在保市东南部的璀璨明珠,不仅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以其独特的苗族民居建筑和深厚的化底蕴,成为了探寻苗族化、体验乡村生活的绝佳之地。”

导游一边带着大家沿着风景如画的街道缓步而行,一边娓娓道来,讲述着这个苗寨的历史与化。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不知不觉中,时钟指向了中午。

导游微微一笑,领着大家走进一家古朴雅致的饭店,门口挂着用竹制小牌匾写成的字,显得别具一格。“今天中午,”她兴奋地说道,“我们就来这里品尝一尝这片土地上独特的美食。”饭店内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墙壁上挂满了当地的传统装饰。

当一只只色泽诱人的竹筒饭陆续端上桌时,浓郁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仿佛每一缕气息都在诱惑着饥肠辘辘的众人。

竹筒的外表透着自然的清香,打开的时候,热气腾腾的米饭与丰富的配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令人垂涎的美食画卷。看着那金黄的米粒与新鲜的食材,众人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准备大快朵颐。

导游这时候介绍:“制作竹筒饭的过程颇为讲究。首先,选用新鲜的竹子,将其截成一段段,然后在一端开出一个小口,以便填充食材。接着,将浸泡过的糯米与各种配料,如香菇、腊肉、豌豆等,巧妙地拌合在一起,再缓缓灌入竹筒之中。之后,用竹叶或泥巴封住开口,确保食材在烹饪过程中不会外泄。”

“将封好的竹筒置于火上慢烤,随着火势的逐渐升温,竹筒内的糯米与配料开始交融,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待到竹筒表面微微泛黄,且竹香与饭香交织在一起时,便可取出享用。接下来请享用今天的美食吧!一会还有什么需要,可以找我哦!”导游介绍完,就去了后厨。

晴海看着大家笑眯眯的说:“都吃吧!”说完拿起自己面前的竹筒饭。

众人剥去竹筒的外衣,一颗颗晶莹剔透、饱满圆润的糯米饭便映入眼帘。它们吸附了竹子的清香与配料的醇厚,口感既软糯又富有层次。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让人回味无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