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五章 秘闻

加入书签

“呵呵,我就说大家何必刀兵相见,如此这般和气生财岂不大善。”侯应雄笑眯眯的模样如同一只刚偷到小母鸡的黄鼠狼,仿佛方才剑拔弩张的场景从未出现过。

“来来,李兄、王兄,我等坐下细谈。”

侯应雄如此迅速的转变让李武、王小二两人颇感怪异却又叹为观止。同时暗暗佩服,不愧是世家大族出身。为了不至于露怯,对视一眼,各自淡然拱手应下。

众人卸下兵器,在林中另寻一隐秘之地。

“侯兄如今可否告知心中有何保留之处?”

“三位兄弟稍安勿躁,待我娓娓道来。众人皆知我世俗中乃世家大族出身,但众人不知的是世俗中有一类商贾世家,不但从事世俗商贾之事,也涉及一些修道者的生意往来,我族中就是如此。

与一般凡俗之人不同,我等时有接触修道者的机会,甚至家中也有招募一些修道者以作供奉。我下面所要讲的却是一件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祖的秘闻,也是我族世世代代得以接触修道者的起源。

先祖最初只是一名普通贩药郎,在山中寻药时偶然救助一位高阶修道者并结下深厚情谊,在那位修道者的帮助下才能建立起这偌大家业,也是那时有了与修道者接触之机。本以为在那位修道的帮助下家族可以长长久久享有荣华富贵,毕竟修道者比凡人不知长寿多少。”

听了良久,见侯应雄尽是回忆往昔,不见转入正题,三人皆是有些不耐,李保亮几次欲言又止,但又不好开口,他与侯应雄几乎是主从关系,他自身资质远不如侯应雄,能够进入万化宗也是托了侯家恩泽。然而王小二却不管这些,直言出声:

“侯兄今日莫非是来与我几人讲故事?所言之物似乎与此次我等商议之事毫无关联呀?”

“王兄务扰,这只是我所讲事情的原由所在。我先祖结识那位高阶修道者之后十多年顺风顺水,还做起了一些与修道者相关的生意。然而好景不长,那位高阶修道者有天突然再次登门,这次却是深受重伤,神志不清。先祖性情淳朴,并没有因此而起其他心思,而是如第一次所见时尽心照料。然这一次不知身受何伤,竟不见转好。

几天后那位修道者方才清醒过来,见先祖还是一如既往的性情淳朴,持礼如故。先是欣慰不已,为先祖介绍了不少修仙界之事,最后竟是恳求先祖亲手将其杀死,如若今后有人寻上门来,将他尸身所有交出便是。先祖到了此时才知这位修行者已经伤重不治,还隐隐被人追寻。

我先祖耐不住他苦苦哀求,心一横之下生平第一杀了人。那位高阶修道者临死之前露出解脱之色,为先祖留下了最后一句话:‘以后若是还要与修道者往来或是踏上修道之路,要记得修道者完全可以信任,但不可完全信任。’。之后那位修道者气绝身亡,几天后果然有人寻来,先祖将其所有遗物交出。非但没有遭受飞来横祸,还因此结识了几位修道者。”

“我所要讲的秘闻就是那位高阶修道者的临死赠言,也是我侯家的经商的祖传家训。因此次徐师兄召集众人来的蹊跷,我联想于此,故心中有所顾虑。我等虽说已突破化灵境,但在真正修道者眼中不过是草介一般,谨慎一些总归无错。”

侯应雄讲完一切,松了一大口气。

“修道者完全可以信任,但不可完全信任么……”李武喃喃自语,心中咀嚼着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一位高阶修道者濒死之时的悲哀与解脱,只觉得一股诡异与危机感扑面而来。

其他两人也沉浸在侯应雄所讲故事的震撼之中,一位高阶修道之死……如此简单潦草,他们此时连修道者还不是,只能算是求道者……

“呵呵,三位兄弟有何感触?”侯应雄此时开口打断三人的失神。

“这……虽然故事听来让人震撼,但只是修道者随口之言,与明日之事有有何关联。不过我以侯兄马首以詹,皆看侯兄安排。”

李保亮心中粗犷,对此事有些不以为然,但向来以侯应雄为主,也没出反驳之言。

李武与王小二却是被侯应雄一番讲述扰乱心神,且不顾故事的真假,只看侯应雄在几人几番追问下方才道出,其言之凿凿,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况侯应雄家族涉及修道者生意,未必没有其他原因。

“侯兄却是准备如何?这次召集借故不去么?”久思无果,李武开口道。

“我也只是有所顾虑而已,但召集不得不去,万一只是杞人忧天岂不是恶了宗门执事,况且若真有机缘,我等岂不错过。依我之意,不过是我等结为同盟,如若有事,共同进退。倘若无事,也并无害处,众位以为如何?”

“我必然支持侯兄!”李保亮不愧是侯应雄心腹之人,想也不想,第一个开口。

李武看向王小二,两人视线交错后也是点头答应下来。

“哈哈哈,可喜可贺,既结下约定,以后我等便是自家兄弟。若非为应付明日召集多有不便,今日必要邀众位兄弟不醉不归。为表心意,今后众位兄弟在落风谷中任何花销皆可挂我名下。若是到了凡俗,我侯家也必敬为座上宾。各位在凡俗若有所需,我侯家也全包了。”

侯应雄拿出一把写有“财”字的折扇缓缓扇着,只见折扇点缀金玉材质圆润,题字更是龙飞凤舞气势不凡,在凡俗中只怕价值不凡。约定结下,也为拉拢几人,心情愉悦的侯应雄对几人大包大揽道。

不过小小凡俗金银之物,修道者又有多少欲求,对于侯家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就算遇到一个钟与此道的修道者,侯家也可尽其索取,不但不会有所怨言,甚至求之不得。

几人定下暂时的同盟约定,不论是否有用,但几人关系却是拉近不少。众人客套一番,又做了一些具体约定,各自散去做召集前的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