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章 书房中的思索 (第1/3页)

加入书签

“真舒服啊,好久没洗得这么畅快了!”

李国强端着油灯往客房走,李然在后面伸懒腰、踢腿,还时不时来个武术动作。

在山里折腾了这么久,一路披荆斩棘,又饿又累,精神高度紧张。这期间,还遭遇了野兽和坏人,身心都到了极限,现在终于能放松一下了。

洗澡能放松身心,白天和小孩玩耍嬉闹,也是一种情绪释放。

人毕竟不是机器。

屋里有个类似桌的物件,李国强把油灯放下,转身观察屋里的布置。

李然也在四处打量,看到角落里有个箱笼,就像《倩女幽魂》里宁采臣背的那种,他猜测道:“这儿可能是男主人的房。”

李国强拿起桌上一本,封面上写着《启蒙杂字》。

翻开一看,全是像儿歌一样的打油诗,都是常用字组成的,方便小孩子学习简单字词。

靠墙的床榻比较窄小,大概是读累了用来休息的。

李然称赞道:“这男主人挺有品味啊,就几间茅草屋,还专门弄出个房,还有休息的小床呢。”

李国强扭头一看,赶忙制止:“别乱翻人家箱子。”

“没锁呢,找本看看。” 李然把榻下的一个木箱拖出来。

打开箱盖,里面全是!

为了防潮,箱底和箱壁都垫着干草。

李然拿起几本看看名,惊叹道:“这是香门第啊,北宋科举要用的都在这儿了。”

“我瞧瞧。” 李国强来了兴致。

李然把科举相关的教材挑出来,剩下的放回箱子。

一共挑出七部儒家经典,即《论语》、《孟子》、《诗经》、《尚》、《易经》、《周礼》、《礼记》。

李国强看完名后说:“果然和明清不一样,不是考四五经。”

李然解释道:“《论语》和《孟子》是必考的,宋朝人叫兼经。另外五部是大经,选其中一部学就行。所以北宋后期科举,只学三部经就能进考场。”

“那倒简单,花个十年,把三本死记硬背也能背下来。” 李国强点头。

“这是改革后的情况,” 李然说,“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别说科举考试的,单是科举科目都能把人搞晕。”

李国强疑惑地问:“科目?”

“你可以理解成专业,” 李然解释,“最好的专业是进士科,其他的统称诸科。像什么九经科、五经科、三传科,五花八门的,每个科目的教材还不一样。”

李国强问:“王安石变法的成果不是被政敌废除了吗?”

李然回答:“科举改革这部分没废除,因为在科举改革上,王安石和司马光意见一致。当时的名臣里,只有一个人反对,你猜是谁?”

“苏轼?” 李国强说出一个名字。

李然很惊讶:“你怎么知道?”

李国强说:“我就知道当时的名臣有王安石、司马光和三苏父子。”

李然无语了。

“这么看,苏轼像是顽固派了。” 李国强说。

李然详细解释:“苏轼也不是完全反对科举改革,他只是反对取消诗赋。但这是改革重点,因为改革前,诗赋在进士科里占比很重。诗和赋写不好,考进士肯定落榜。”

李国强发表看法:“确实该取消诗赋,哪能靠学作品选官呢?诗赋改成什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