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九章 一路向西 怎奈无路 (第2/2页)

加入书签

等大家下山之后,才发现有个问题,通往安西的路在哪里?

几个人站在那里,不知道朝着哪里走。

四周根本就看不到路。

即便是这里有两个最为优秀的斥候,他们因为从来没有来过这里,这时候也拿不出主意来。

穆家村的小路只是通往半屏山,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这里的几十户村民根本不敢走出村子去荒野。

他们只能去山里打一些野物充作食物,和着那一点点粮食和野菜,勉强活着。

他们村里最年老的老者曾经告诉他们,只要朝东走,大约四、五百里路,就能看到一座雄关。那里就是大唐驻军的地方。

至于那座关口是什么关,他只听当地的人说过,有个雁字。

郭晨道:“那一天,咱们曾经问村里的那个老丈,他说的那座关口是不是雁门关?”

雁门关历史上多次改名,是个非常重要的关隘,被称为山西的锁钥。

张养浩《山坡羊》里说的表里山河,就是指的雁门关内外。

他们可不是从雁门关出关的。

长安距离雁门关足足超过了四千里路!

那天,他们出了长安,跟随一个比较大的商队,一直朝西北走,经过了一座无人把守的残破的城门,那商队的人就说是出关了。

城关倒塌,因此,那座关根本就看不到名字。

后来遇到捕奴队,又遇到吐蕃联军的斥候,这样一来,胡乱逃跑了好多路,天知道,现在身在何处?

那么,他们现在距离雁门关不是太远。这说明,要想去安西,还有将近五千多里路,这,还是直线距离。如果弯弯绕绕地寻路而行,天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到达安西?

而且,路在何方?

没有路啊,驿站荒废已久,道路杂草丛生,不到眼跟前,根本找不到以前依稀存在的道路。

而想要找到向导(当时没有向导,只有商旅之人冒险探查出来的路,他们不会告诉别人的。商路就是财路。是一个家族所有人生存的命脉,除了亲朋好友,别人是不可能告诉的。)比大海捞针还难。

郭晨道:“不如我们先返回雁门关?看看能不能从守军那里打听到去安西的道路?

我这里有安西回程的符传,和长安有司特发的过所,(相当于后世的关防路引,现代的通行证。),可以通关的。再说,咱们不进关,只是打听一下道路,补充一点给养,应该无碍。”

何真真道:“不必了,当年成公主到吐蕃和亲也是从雁门关出发的。相比也经过这里,这里应该有驿站。

我听说,只要闯过吐蕃控制的地域,再走一段路,朝西转个弯就能到达安西,咱们不如就近找一找附近的驿站,看看能不能得到消息。上一次咱们或许漏掉了这里的驿站。”

猴子道:“我听说过,出了雁门关不太远处就是白登山,那里可是突厥残部的地盘。他们虽然人很少了,只是几个很小的部落,快要彻底灭族了,可是比吐蕃人还残暴,咱们不能让夫人冒险。

我看啊,不如去朔州,穿过吐蕃控制的地区,或者冒险进入河套西部,这样可以直达安西的沙州或者敦煌。

那就是差不多到家了。这样虽然冒险一点,却省去了好多冤枉路。

再说了,咱们扮成吐蕃人,就这么几个人,应该不会有问题。”

猴子也不知道,他们选择的道路,无意中和大刘二他们没头苍蝇似的逃进了吐蕃控制的境内差不多。

只不过,他们是有意这样选择的,大刘二他们是不得已才进入了吐蕃控制的境内,到现在,还在路上摸索呢。

何真真对猴子他们道:“我一介女流,不知道前路艰险,全都依赖各位保全,待得见到郎君,一定重重酬谢各位的护卫之恩,还请诸位多辛苦了。”

三个大老爷们赶紧又跪在地上。

郭晨道:“嫂子不必感谢,在公,这是我等应该做的职分,让夫人劳心劳力,我这个侍卫小弟万分惭愧。还请大嫂多多谅解。

在私,我的哥哥和大兄的哥哥都是一个耶耶,本就是一家人。(唐朝,管父亲也叫做哥哥或者耶耶,这本是游牧民族的称呼。李世民就有胡人血统,他当了皇帝,在写给四儿子李恪的信中就自称哥哥。他管自己的爸爸也叫过哥哥。后来玄武门政变,他杀了兄长和弟弟,把亲爹奉为太上皇,才又把他亲爹叫成了耶耶。那些历史小说中的什么圣上太上皇、爸爸的称呼,纯属胡说八道。)

大嫂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嫂子护送到大兄面前。”

何真真点点头,对大家道:“此一去间关万里,大家互相扶持,到了危急关头,妾希望诸位逃走一个算一个,把我死去的消息告知郎君即可。

这这里有一封信,现在,由郭晨保管,万分危急时刻,你们一定不要为了我冒死相救,逃到安西告知我的郎君,郎君必然不会怪罪大家。

切切牢记!不然,我立刻回去,再不去往安西。”

郭晨站起身,再对着何真真一躬到底:“此时此刻,嫂子即是大帅夫人,我乃护卫郭晨。还望夫人体谅,我们三人职责所在,不得不拒绝夫人的乱命。

军法无情,还请夫人斟酌一二。”

他转过身对小刘二和猴子道:“听我指令,猴子保护夫人,小刘二侍卫前行五里探路,我为策应,现在,朝着朔州出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